财务要不要审合同?要怎么审?
上传时间:2023-02-03 17:05:58浏览:104
内容摘要:首先肯定财务人员是必须要参与合同审查的,不审合同的税务风险太大了,不仅给企业带来损失,财务人员还会遭受风险。
一、财务人员要不要主动审合同
首先肯定财务人员是必须要参与合同审查的,不审合同的税务风险太大了,不仅给企业带来损失,财务人员还会遭受风险。
比如:
(1)合同未约定发票类型,最后专用发票难取得;
(2)合同未约定发票开具项目及税率,最后取得低税率的发票;
(3)混合销售合同没区分清楚,最后多缴了税;
(4)交货方式没确定好,提前缴了税。
二、合同审查牵扯到财务把控和核算
会计权责发生制的原则、资产和负债的确认等问题的源头都是合同,只有把控了合同,财务人员才能把账理清楚。
合同是现金、应收账款、存货管控的起点。
合同已经签署,付款时超预算被卡住了,所以财务人员要审合同。
三、财务人员如何审合同
1、风险整体把控
特别是在与行业垄断企业签署合同时,因为处于弱势地位更需要严格把控合同的条款,以免陷入不必要的风险。
2、现金流与损益角度审查
(1)现金流角度
要保证这个合同的现金流是正的(即合同收入金额>采购金额+相关税费+执行合同直接人工成本)。
其中,采购金额和相关税费易于把握;执行合同直接人工成本包括,工资及“五险一金”和销售绩效,需要考虑项目的执行期限和绩效考核,就需要和业务人员、项目负责人等进行沟通确定,不必太过于精确。
(2)损益角度
要保证这个合同的利润是正的(即:合同收入金额>支出金额+相关税费+执行合同企业成本)。
其中,执行合同企业成本包括直接成本、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,这里就考验到财务人员的成本分析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。
3、考虑企业内控和执行成本因素
有些合同执行的流程较复杂,涉及到客户、供应商、采购、研发、生产、仓储和销售等多方面,这时企业内控和执行协调的成本就会较高,在审合同时,就要注意这个因素的影响。
4、收付款信息
收款时间:越短越好,资金快速回笼。要注意合同中语言表述,验收后3个工作日内付款和验收3天后付款,有的时候差的不是一星半点。
收款方式:优先选择电汇,其次选择支票,最后选择汇票。商业汇票存在变现难、贴现难、流转难、到期不能兑付等风险,尽量避免使用。
收付款账号:要准确,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。
5、责任条款
这些条款需要专业的法务或律师把关,若没有相应人员需要财务审核时,建议财务去尽力把握好。
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,不以盈利为目的,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,不承担任何责任。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,版权归属于原作者,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图表及数据)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,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之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